网站首页
关于五洋
公司简介
企业视频
企业文化
检测设备
荣誉资质
产品中心
烷烃溶剂油
碳氢清洗剂
精制石油醚
重芳香烃溶剂油
纤维级专用溶剂
工业稀释剂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品牌优势
行业应用
联系我们
ENGLISH
13584124188
BLOG
溶剂油对润滑油凝点问题的调控机理
润滑油冬天变稠或结冰?润滑油结蜡如何处理?润滑油凝点高的原因?油品低温流动性差怎么办?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。 润滑油的凝点(Pour Point)是衡量其在低温下流动性的核心指标,直接影响设备在寒冷环境中的启动性能和润滑效果。当润滑油中的蜡分子在低温下形成网状结晶结构时,油品流动性急剧下降,导致凝点升高。溶剂油通过物理溶解、结晶抑制和工艺协同等机制,成为解决凝点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。 一、凝点问题的本质与溶剂油的介入逻辑 1.蜡结晶的形成与危害 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正构烷烃(C18~C36)在低温下易形成片状或针状晶体,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交联成三维网络结构,包裹液态油分子,导致油品失去流动性。传统矿物油的凝点通常在-10~0℃之间,无法满足寒区机械(如极地设备、高寒风电)对低温启动(-40℃以下)的需求。 2.溶剂油的破局路径 溶剂油通过以下途径干预蜡结晶过程: 1.溶解稀释:在脱蜡工艺中溶解蜡分子,降低其浓度; 2.晶型修饰:改变蜡结晶形态,防止形成致密网络; 3.协同降凝:与降凝剂配合,增强对蜡晶的分散作用。 二、溶剂脱蜡工艺的核心技术解析 溶剂脱蜡是工业化生产低凝点润滑油的主流工艺,其核心是通过溶剂选择性溶解蜡分子并实现固液分离。 1. 溶剂选择与作用机制 1.1典型溶剂体系:甲乙酮(MEK)-甲苯混合溶剂(比例4:1~6:1) MEK:极性溶剂,优先溶解油中非蜡组分(芳烃、环烷烃); 甲苯:弱极性溶剂,辅助溶解高碳数蜡分子。 1.2工艺参数优化: 冷却梯度:分阶段降温(如30℃→10℃→-20℃),避免蜡晶过快生长; 溶剂比:溶剂与原料油体积比1.5:1~3:1,平衡溶解效率与能耗; 过滤温度:控制在-25~-15℃,确保蜡饼孔隙率>30%。 2. 脱蜡效率量化模型 脱蜡后油品凝点(Tp)与溶剂特性参数的关系可表示为: 其中,ηsol为溶剂粘度,δ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,k、C为工艺常数。通过降低溶剂粘度和匹配溶解度参数,可实现凝点降低10~25℃。 三、溶剂油类型对凝点调控的影响 不同结构的溶剂油通过改变蜡分子溶解-结晶平衡,显著影响最终凝点: 溶剂类型 作用特点 凝点降低效果(ΔT) 正构烷烃溶剂 优先溶解低分子蜡,残留高分子蜡 8~12℃ 异构烷烃溶剂 破坏蜡分子排列,抑制结晶网络形成 15~20℃ 环烷基溶剂 高溶解度,但易残留增加倾点 5~10℃(需二次精制) 芳烃溶剂 强溶解力,但环保性差 10~18℃ 案例:某150N基础油采用异构烷烃溶剂(具体润滑油用溶剂油型号请咨询江阴市五洋碳氢)脱蜡后,凝点从-9℃降至-27℃,同时收率提高12%。 四、溶剂油与降凝剂的协同增效技术 单纯溶剂脱蜡难以满足超低凝点需求(如-45℃以下),需与化学降凝剂联用: 1.极性溶剂载体作用: 溶剂油将降凝剂均匀分散至基础油中,使其吸附在蜡晶表面。 2.协同抑制机理: 降凝剂的烷基侧链插入蜡晶层间,增大晶间距; 溶剂油溶解微小蜡晶,防止其作为晶核引发二次结晶。 3.工业化配方示例: 基础油:API Ⅲ类油(凝点-15℃); 溶剂体系:20%烷烃溶剂油(INSPEC 220)+5% PPD(聚甲基丙烯酸酯); 成品油凝点:-48℃,低温泵送粘度(-40℃)<4500 cP。
25
2025-03
环保型高沸点混合溶剂,芳烃150号溶剂油CAS号64742-94-5/64742-95-6
一、芳烃150号溶剂油产品介绍 芳烃150号溶剂油(CAS号:64742-94-5或64742-95-6)是一种以C9-C12芳烃为原料,通过高效精馏工艺制备的环保型混合溶剂。其组分以重质芳烃为主,具备高沸点(馏程160-210℃)、低硫(≤10ppm)及高芳烃含量(≥98%)的特性,可替代传统二甲苯等有毒溶剂,广泛应用于涂料、油墨、农药、胶粘剂等工业领域。 二、芳烃150号溶剂油核心优势 1.卓越溶解性能:对树脂、橡胶、油墨等高分子有机物溶解力优异,显著优于烷烃类溶剂。 2.挥发速率可控:宽馏程设计(初馏点≥140℃,终馏点≤190℃),平衡涂膜流平性与干燥效率。 3.环保合规性:硫含量≤0.1%,苯含量≤50ppm,符合欧盟REACH、RoHS等国际环保法规要求。 4.化学稳定性高:抗氧化性强,长期储存不易变质,确保产品性能一致性。 5.低毒安全:通过严格毒理测试,降低职业暴露风险,提升生产安全性。 三、150号芳烃溶剂油应用领域 油漆与涂料工业 作为高效溶剂及稀释剂,用于醇酸漆、丙烯酸漆等配方,调节粘度、改善流平性及光泽度。 油墨制造 溶解颜料与树脂,优化油墨印刷适性,增强分散性与附着力,保障印刷质量。 农药制剂 替代二甲苯作为乳油溶剂,提升药效持久性,减少植物毒性风险。 工业清洗 高效清除金属、机械部件表面油污、蜡质及重油残留,适用于精密电子设备清洗。 胶粘剂与橡胶加工 调节胶粘剂固化速度,提升橡胶可塑性及加工效率,降低生产能耗。 石油树脂与燃料调和 作为石油树脂原料及柴油降凝剂,优化生产成本与产品性能。 四、芳烃150号溶剂油的指标参数: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测试标准 馏程 初馏点≥140℃;终馏点≤190℃ ASTM D86 密度(20℃) 0.87-0.92 g/cm³ ASTM D4052 闪点(闭口) ≥50℃ ASTM D93 芳烃含量 ≥98% ASTM D6563 硫含量 ≤0.1% ASTM D5454 苯含量 ≤50ppm GB/T 30513 馏程 初馏点≥140℃;终馏点≤190℃ ASTM D86 密度(20℃) 0.87-0.92 g/cm³ ASTM D4052 闪点(闭口) ≥50℃ ASTM D93 五、芳烃溶剂油150号的安全与储存指南 操作防护:佩戴防毒面具、耐溶剂手套,避免长期皮肤接触。 储存条件:阴凉通风,远离火源,采用防爆容器密封保存。 环保处理:废液按危废规范回收,严禁直接排放。 六、获取产品详情 如需芳烃150号溶剂油的MSDS文件、定制化解决方案或技术咨询,请联系江阴市五洋碳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: 联系人:明女士 电话:+86 13584124188 服务范围:全国供应,支持OEM配方开发与批量定制。
22
让工业清洗更安全、更高效的革新之选环保碳氢清洗剂——江阴市五洋碳氢,为您的精密制造保驾护航
10
简谈润滑油基础油
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、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。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基本采用的是物理方法,20世纪50年代,炼油技术以溶剂精制(生产出来的基础油属于API-I类)、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所构成的“老三套”传统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。20世纪7、80年代,现代炼油技术往加氢裂化(生产出来的基础油属于API-II类油)发展,性质上比API-I类油更稳定,低温性能更好。1993年以后,加氢异构化炼油技术(生产出来的基础油属于API-III类油)取得了长足发展,性能介于API-II类油及PAO之间(目前最常见的合成油之一),但是价格比PAO(生产出来的基础油属于API-IV类油)低的多,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。
20
2023-10
溶剂型脱模剂
2022-03